自古以来,先贤圣者都是劝人要涵养「忍」的功夫。忍,要忍什麽呢?有时候要忍气、忍苦,有时候要忍难、忍辛,最重要的,就是要有「口舌之忍」。
什么样的场合要有口舌之忍呢?以下有四点:
第一、对贫贱不作酸语:面对贫穷的人,或是职业低下者,以及一些没有地位的人,我们不能看不起他们、嘲笑他们,或是讲一些酸溜溜、讽刺的语言让他们自觉卑微。看看大地,虽然受人贱踏,却是万物之所依,大地虽是秽而不洁,却能生长万物。所以人的贫穷、卑下是一时的,我们不要以一时的荣辱来评断人的一生。
第二、耐炎凉不作激语:在功利主义挂帅的今日,一些有德行而无名位的人,有时候难免受到别人的冷言冷语所奚落,甚至因为有心人的搬弄是非而中伤。有的人会因此沉不住气,发出愤怒、偏激的语言反驳。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,因为世态炎凉、人情冷暖,都是世间实相!如永嘉大师说:「从他谤,任他非,把火烧天徒自疲。」只要吾人自己能积极向上,与人结善缘,相信所有的讥笑嘲讽,都能雨过天青。
第三、对是非不作辩语:人要有所作为,首先要能摒除一切人我是非。假如你遇到一些是是非非,不必太过计较,也不必急于辩解,如百丈禅师说:「是非以不辩为解脱」。有时候「是非」你愈要把它说清楚,是非就越多,反而不辩、不说,「是非」自然会慢慢沉匿。所谓「清者自清」,只要自己无愧于天地,面对是非时,何惧之有?
第四、耐烦恼不作苦语:有时候我们受了委屈、心中有了烦恼的时候,难免会有很多的苦水。但是,烦恼生起的时候,发牢骚、说气话都不见得有用。一个真正坚强的人,越是烦恼反而越安然;能将喜怒不形于色,不发于语,这才是真功夫!孟子说:「枉己者,未有能直人者」;只要对自己有坚强的信心,一定能受到肯定,就如草木经过了霜雪反而更茁壮。所以,面对烦恼时,要能耐得住,不作苦语。
黄庭坚说:「百战百胜,不如一忍;万言万当,不如一默。」这是说明发言得失的重要。所以吾人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,不要随便乱说话,在紧要时刻忍一下,自能免去无边忧患。所以「口舌之忍」有四点:
第一、对贫贱不作酸语。
第二、对炎凉不作激语。
第三、对是非不作辩语。
本文文字内容分享来源于星云大师著作《星云法语》,喜欢星云大师书籍的朋友们可在全国各大实体书店或网络商城检索“星云大师”,慈悲的您可以选择您喜欢的大师著作赠送分享给您的亲朋好友喔;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。